中国北京市郊最大的水库,是治理潮河和白河的一项主要工程措施。库区位于北京东北,跨越潮、白两河,低水时分成潮河和白河两库,高水时合而为一,控制流域面积15788km2,占全流域面积的88%。水库总库容为43.75亿m3,多年平均来水量14.9亿m3,系多年调节水库。枢纽的任务是防洪、灌溉和为北京市供水,并结合发电。工程于1958年9月开工,1959年汛期拦洪,1960年9月基本建成。 由于库区越潮、白两河和受低山丘陵区地形条...
从北京至杭州的运河。全长1790km以上。春秋时开始开凿,元代最后开通。经北京、河北、天津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六省市,把海河、黄河、淮河、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水运网,是古代南北交通的主动脉。 沟通江淮的邗沟在春秋末年已经开通。杭州至镇江的江南运河大致在春秋时形成,隋代曾大规模整修,成为隋南北大运河的南段。淮河以北,早期利用泗水通运。南宋时,黄河夺泗水入淮入海,徐州东南就利用黄河河道行...
长江流经湖北省荆州地区,上起枝城下至城陵矶约340km的河段称为荆江。荆江左岸江堤,上起江陵县枣林岗,下抵监利县城南,长182.35km,称为荆江大堤。大堤直接保护荆北平原500万人口和800万亩耕地,以及许多城镇和其他重要资源的防洪安全。如大洪水时荆江大堤溃决还将威胁汉南、汉北两区460万人、860万亩耕地和武汉市以及几条铁路、公路交通干线。因此,荆江大堤被列为长江防洪重点确保堤。 沿革。荆江大堤始建于东晋永...
黄河干流在上游甘肃省和宁夏、内蒙古自治区河段均设有堤防。下游在河南省孟津县以下,右岸大堤有两段共长604.8km,即河南省郑州市邙山脚下至山东省梁山县徐庄长348.2km;济南市宋庄至垦利县二十一户长256.6km。平阴和长清县为山岭无堤防。左岸大堤有三段共长718.8km,即河南省孟县中曹坡至封丘县鹅弯长171.1km;河南省长垣县大车集到台前县张庄长194.5km;山东阳谷县陶城埠至利津四段长 353.2km。以上两岸临黄河干堤共1323.6km...
习近平时间|大国治水 科技赋能
党课开讲啦|“初心”遇“故居”——走近闻一多
中国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古运河。又名陡河、兴安运河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。秦统一六国后,向岭南用兵,秦始皇二十八年(公元前219),派监郡御史禄凿灵渠运粮。它沟通了湘江和漓江,由于历代不断增修改进,技术逐步完善,作用日益增大,是2000余年来岭南(今广东广西)与中原地区的主要交通线路,直至粤汉铁路和湘桂铁路通车。灵渠渠首处用拦河坝壅高湘江水位,将其一股(今称南渠)通过穿越分水岭的人工渠道引...
党课开讲啦|不能忘却的记忆
太湖流域北到长江,南到钱塘江,东至海,西至石臼、固城等湖。隋唐以前多开发湖西塘堰灌溉及湖北边的水运。唐中期以后湖东多水地区的塘浦及围田迅速发展,形成河网化地区;但向江海排水的问题更为突出,成为宋元以后近千年的治水重点。同时海塘、江塘工程也迅速开展(见中国海塘史)。太湖流域的水利发展可分四个时期。 早期开发。先秦及秦汉时期(221年以前)。这一时期各类水利事业文字记载虽少,但水利事业已开始发展,并...
古代淮河下游经今盱眙、淮阴、淮安、涟水、到云梯关独流入海。南宋初,黄河南徙,侵夺泗水及淮河下游河道。后来,泗水上游和淮阴以上的淮河成为黄河的支流。由于黄河泥沙的淤积,下游河床增高,淮河入黄困难,在汇流点之上形成洪泽湖。淮河成为没有尾闾的河流。1855年,黄河自河南省铜瓦厢决口,北徙山东,对淮河的直接干扰虽已基本解除,但留下一条淤高了的黄河故道,已不能再作为淮河的入海通道。沂、沭、泗各河被阻而分流入...